沙巴体育试玩

建言献策_关于降低广州花都停车费用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调研报告

沙巴体育试玩

沙巴体育试玩
沙巴体育试玩
沙巴体育试玩
沙巴体育试玩
沙巴体育试玩
您现在的位置: 沙巴体育试玩 > 工作机构 > 区政协 > 建言献策

关于降低广州花都停车费用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5-07-16 14:23    文章来源:区政协     【 字体:   】  访问量: -

  为有效缓解我区停车矛盾,优化管理方式,理顺收费结构,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根据区政协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结合陈锐源委员提出的《关于降低广州花都停车费用》(第2053号)提案,近日,区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组织区政协工商联组部分委员就降低广州花都停车费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区政协工商联组部分委员,区发改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等单位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花都区智慧停车指挥中心,听取了有关单位关于提案办理情况介绍。在座谈会上,提案主会办单位就关于降低广州花都停车费用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区政协委员围绕解决花都区停车难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一、我区停车收费相关政策情况

  (一)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范畴的情形

  根据《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粤发改规〔2022〕10号)规定,以下停车设施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

  1.机场、车站、码头、口岸配套停车场。其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由市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该停车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单独核定。

  2.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站及换乘站配套停车场。我区属于“副中心及外围城区”,按1元/半小时收费,21:30-次日7:30最高限价10元,24小时最高限价12元。

  3.景区配套停车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办学校以及政府投资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文化宫、体育馆等社会公共(公益)性单位配套停车场;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性资金、城市建设投资(交通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室内专业停车场。我区属于“副中心及外围城区”,7:30-21:30在3小时以内时长部分按1.5元/半小时收费,3小时以外时长部分按3元/半小时收费;21:30 -次日7:30按1元/半小时收费,最高限价10元;24小时最高限价27元。

  4.城市道路临时泊位。我区规划设置的城市道路临时泊位收费标准由我区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临时泊位的设置由区交通主管部门依法施划。

  (二)除以上规定的停车设施外,住宅停车场等其他停车场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

  一是《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已对小区内开发商未售的车位和利用小区共用部位划定的车位的停放收费标准进行约定的小区,停车费按约定执行。

  二是《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对小区内开发商未售的车位的停放收费标准没有明确约定的,停车费的收取标准按照《广州市住宅停车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议价规则(试行)》的要求进行协商议价。(根据《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住宅停车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协商议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穗发改〔2022〕12号)规定,该文件继续有效)。

  二、近期工作成效

  (一)分三类区域制定我区城市道路临时泊位使用费收费标准

  近年来,我区临时泊位资源扩大,新增了很多城市道路临时泊位,如新华路沿线建设了洪秀全纪念广场停车场、旧人大机械停车场、老干部活动中心停车场及1958影院停车场四个经营性停车场,一共可以为市民提供560个停车泊位,按照《广州市停车场条例》第八条“城市中心区域高于外围区域、重点区域高于非重点区域、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根据花都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城市道路临时泊位设置规划,综合考虑市民承受能力、工业园区实际情况等因素,按重点区域、次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三个收费区域相应制定收费标准,并于2024年1 1月29日印发了《沙巴体育试玩(中国)官方网站 办公室关于沙巴体育试玩 城市道路临时泊位使用费标准的通知》(花府办规〔2024〕4号),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非重点区域在收费时段内单次停放最高限价为10元(详见下表)。通过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提升我区道路临时泊位周转率,实现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有效利用,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

  收费标准

  1.收费时段:工作日(8:00-20:00);非工作日(10:00-20:00);

  2.收费时段外停车免费;

  3.停车15分钟内不收费;

  4.计时收费单位:元/半小时;

  5.有未缴清使用费记录的车辆不享受优惠政策。

  收费时段内单次(同一自然日,车辆进出停放一次)最高限价

  阶梯梯次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停车时长

  1小时内

  (含1小时)

  1-3小时

  (含3小时)

  3小时以上

  重点区域收费标准

  2元/半小时

  3元/半小时

  5元/半小时

  46元

  次重点区域收费标准

  1元/半小时

  1.5元/半小时

  2.5元/半小时

  23元

  非重点区域收费标准

  0.5元/半小时

  1元/半小时

  1.5元/半小时

  10元

  我区收费标准比广州市中心六区、番禺区低,与增城区大致相当。广州市中心六区重点区域在收费时段内单次连续停放最高限价为工作日328元,非工作日263元。非重点区域在收费时段内单次连续停放最高限价26元。番禺区重点区域在收费时段内单次停放最高限价132元,非重点区域在收费时段内单次停放最高限价24元。增城区未区分设置重点、非重点区域,收费时段内单次停放最高限价44元。

  (二)加强对住宅小区停车收费协商议价的指导和协调

  自议价规则实施以来,有关职能部门通过电话、12345热线、协调会等多种方式,积极指导和协助各镇街拓宽业主协商渠道,保障业主话语权,推动凤翎台等住宅小区停车场协商议价。建立业主决策电子投票系统数据库,为业主参与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事务提供方便快捷的决策方式。

  三、存在问题

  (一)停车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区停车收费标准的调整主要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和定期评估,但缺乏灵活的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状况的变化,收费标准需要及时适应市场需求。

  (二)停车资源挖掘和共享不足。虽然我区加大了对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力度,但在一些商业区和住宅区,停车难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同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内部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开放的积极性不高,停车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导致部分停车资源闲置浪费。

  (三)政策宣传和市民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停车收费政策实施过程中,部分市民对政策内容了解不够深入,存在误解和疑虑。同时,市民参与政策制定和评估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与市民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四、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针对降低广州花都停车费用问题,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停车收费标准需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现我区已计划对城市道路临时泊位设置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并探索差异化收费政策。为进一步优化定价机制,建议建立“年度评估+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考量GDP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CPI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结合交通流量监测大数据、停车泊位周转率等微观数据,每两到三年开展一次收费标准适应性评估。根据商业综合体、居民社区、医院学校等不同功能区域特性,实施梯度定价,在高峰时段、拥堵路段推行累进式加价,在夜间经济带、老旧小区试点错峰共享停车优惠。同时,建立特殊情形应急调整预案,当遭遇重大公共事件、极端天气等情况时,及时启动临时性收费减免措施。通过科学定价与灵活调整,实现停车资源高效配置与市民出行便利双赢局面。

  (二)挖掘潜在停车资源,优化停车设施布局。一是加大对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停车需求较大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增加停车位供给,缓解停车难问题。二是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内部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开放,实现停车资源共享,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三是结合城市规划和交通流量分布情况,合理布局停车设施。在新建商业中心、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区域,要求配套建设足够数量的停车位,对现有停车设施进行优化改造,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三)关注市民意见了解群众心声,持续评估政策实施成效。政策实施效果需以市民满意度为衡量标尺。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完善相关机制,定期梳理分析市民投诉热点和意见建议,特别是针对收费路段、收费标准、计费周期等核心问题,认真分析,科学优化;二是结合10号工作室接访活动,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听取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三是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独立评估,从停车周转率、道路拥堵指数、商圈客流量、市民满意度等维度设置量化指标,形成评估报告。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区域,如住宅周边、医院、工业区周边等实际情况,开展专项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优化方案。通过“收集-分析-反馈”的闭环管理,确保政策调整既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体现民生温度。

  (四)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确保市民多渠道了解政策。建议采取“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形式,线上依托“广州花都发布”微信公众号、政务抖音号等平台,制作政策解读短视频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可视化形式呈现收费标准、计费规则及优惠措施;线下利用社区组织及各村社组织深入社区、商圈、工业园区、村居开展宣讲活动,在重点路段设置政策公示牌,并联合通信运营商向车主推送公益短信等,加大宣传力度。此外,可借鉴其他区市智慧停车方面的经验,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推送周边车位信息及收费标准,引导市民合理规划出行。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宣传,让政策从“文件”走向“民间”,真正实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