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试玩 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区第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13号代表重点建议答复的函
曾昭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本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第5013号)的建议收悉。花都区政府高度重视,由蔡启良副区长领办办理,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积极组织区发展改革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1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4月17日面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根据您提出的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13号《关于加大对本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被列为花都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重点建议,由蔡启良副区长领办办理。收到第5013号人大代表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沙巴体育试玩(中国)官方网站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细则》《沙巴体育试玩 人民代表大会重点建议办理办法》的相关工作要求进行办理。4月18日,我局邀请各会办单位召开工作座谈会,共同商讨并制定《沙巴体育试玩 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13号代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方案》。5月6日,经区政府同意,正式印发了《沙巴体育试玩 第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13号代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办理方案》),成立了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蔡启良副区长任组长,黄柳洪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办公室主任由黄柳洪局长担任,并严格要求各会办单位积极贯彻落实《办理方案》的工作措施。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突出行业引导,助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1.推动海外电商行业发展。2025年以来,我区依托花都区电子商务协会等机构,全面推动海外电商发展。一是推动新业态联动发展,拓展市场采购出口清单,4月完成首单预包装食品出口申报;推动智都集团发展跨境电商等外综服业务,5月成功承接希音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探索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二是推动跨境电商集聚发展,4月底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活动,推动阿里巴巴、SHEIN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与区内皮革皮具、声光电、化妆品等特色产业对接,助力跨境电商集聚发展。三是着力培育平台载体,支持琦亚智慧展、谷歌出海体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大力支持国际时尚箱包数字云展专场系列等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推动企业深耕国际市场,助力特色产业跨境电商品牌培育。
2.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广新兴运动项目与传统体育项目,充分发挥体育类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指导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针对匹克球等新兴运动,协助成立花都区匹克球协会,并支持其承办广州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匹克球项目花都区选拔赛,推动匹克球运动在花都区的普及和发展。打造特色品牌赛事,支持花都区自行车爱好者运动协会承办“中国体育彩票2025年花都区广清户外徒步交流大会”,吸引1200余名徒步爱好者参与;支持花都区棋牌竞技协会举办花都区中小学生“三棋”锦标赛,吸引全区中小学108支队伍782名旗手参加;支持花都区篮球协会举办2025 年花都区篮球联赛,吸引区内众多队伍组队参赛。鼓励支持体育类社会组织有序开展了武术、舞狮、骑行、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运动需求。此外,通过“培训 + 实践”双轨并行,拓展体育人才发展新路径,近一年累计培养篮球、网球等7类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1314名。
3.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花都区申请2.52亿元地方专项债建设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完成硬件设备到货及云平台上线、基础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已接入四种人工智能大模型(商用模型:盘古大模型;开源模型:deepseek、Qwen,Magi-1),已落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9个(化妆品行业5个,皮具行业2个,行政办公1个,智能咨询1个),对外开放场景10个,涉及20个企业和万级C端客户。截至目前,共进行了15场线下活动,主题以发布会、数字化宣讲、企业采访、企业交流为主,参加总人数超过1100人,建联意向企业超过200家。中心新媒体运营成果显著,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累计发布80余篇作品,粉丝量1000多,浏览量3万以上。目前已有8家企业成功转型,65家企业进入深度对接、测试迭代,有意向应用企业排队约200家,339家企业已在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平台注册试用。
(二)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1.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区相继制定出台《花都区优化营商环境“春风送暖” 改革措施》《花都区亲商助企若干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全方位的扶持,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加强政企沟通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持续提升我区营商环境。
2.制定出台产业新政策,助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近期,我区分别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新材料以及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出台了重点产业政策。“具身智能十条”,打造全市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政策,以“3年超3亿”投入力度,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材料十条”,重点围绕汽车、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型显示、皮革皮具等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料成材、材成器、器好用”。出台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实施细则,聚焦我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产品供给和研发,提出具体奖励措施,计划3年投入2000万元,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3.突出产业牵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区依托箱包皮具、汽车、美妆等重点产业链,通过生态营造、资源整合和高效协作,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花都区箱包皮具产业集群获评2022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和2023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智能汽车智能终端产业集群获评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我区正积极推动时尚美妆产业和智能声光产业2个集群的申报工作,持续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加大金融支持,畅通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1.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投放。支持区内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推出特色金融产品,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至2025年2月末,花都区普惠贷款余额441亿元,同比增长11.49%,惠及2.3万户。着力构建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和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2.支持设立股权投资基金。2024年以来,依托国企基金管理平台引导社会投资机构设立11只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超60亿元,支持区内科创企业获得超亿元股权融资。推动农银AIC、广州金控、智都集团共同设立广州广金千帆企航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20亿元,近期完成对区内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千万级注资,助力花都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3.支持区属融担公司发展。推动区属融担公司申请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认定,为抵押物不足的企业提供担保增信,降低企业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面向民营企业扩大业务覆盖范围。目前相关公司已落地工程保函、融资担保、委托贷款等业务超28亿元。
4.用好用足各级普惠贷款政策。支持合作银行强化与上级行沟通,用好用足市级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区内多次组织召开专项政策宣讲,提高中小企业政策知晓率。目前区内已有超200亿元企业贷款纳入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惠及企业近1.5万户。
5.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通过走访行业协会、银行和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和程序辅导等工作,引导企业深入了解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盘活了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区企业2025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已达15亿元以上。
6.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的部署和省市相关部署,花都区发展和改革局、从化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印发花都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统筹 15个职能部门、各镇街及20家银行机构组成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促进银企精准对接,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的问题以及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工作专班开展花都区内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摸查和融资协调服务,计划于8月底前完成17.8万市场主体走访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区走访企业总数62381家,合计授信9886户次,累计授信金额超415亿元。
(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1.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一是坚持政策合规与产业发展相兼顾,为全区产业政策或招商协议出具审查意见110余份,审查通过率100%。二是发挥好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指导职责,开展“迁移领域”“限制竞争条款多”等多项整治工作,共排查梳理增量及存量政策文件169份,着力提升审查质效。三是积极核查处置不正当竞争案件线索。2025年牵头核查21条不正当竞争违法线索,聚焦民生、新消费及新型网络领域,处理虚假宣传、商业混淆、网络刷单炒信、“好评返现”等投诉举报72宗,立案3宗,结案2宗。
2.综合推进包容审慎与宽严相济的差异化监管措施。严格落实上级相关法律法规及自由裁量权等规定,实施“触发式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和“沙盒监管”,对符合要求的市场主体设置执法“观察期”,优先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提示、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对符合规定情形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从轻、减轻、免予行政处罚。2025年,实施从轻处罚144宗,减轻处罚30宗,免予处罚52宗。
(五)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能
1.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我区已构建“1+12+N”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即以1个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桥梁和纽带,12个镇街和管委会企业服务部门为辅助,N个本区市级以上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小企业服务站、科技服务机构、各行业商协会、相关高职院校及金融机构等为补充,强化区镇联动、部门协同,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全要素资源保障,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不断优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2024年,我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累计2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累计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家、累计49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7家、累计826家。
2.完善人才政策体系。2024年,我区大力实施聚才行动,采取对外引进与对内培育并举的方式,发展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全年办理总量控制类引进人才入户758人、引进在职人才入户1029人,发放广州市人才绿卡44张,为花都区引才引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落实住房补贴政策,向181位优秀人才发放住房补贴341万元,并筹集天馨花园1200余套房源,面向企业中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开放租赁,入住率已超90%。此外,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年发放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2048.58万元,惠及企业8771个次,促进创业、稳定就业45872人次,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建立企业诉求闭环处置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我区深入实施暖企专员制度,建立了企业诉求闭环处置体系。企业诉求先由暖企专员协调解决,无法解决的通过“暖企专员服务APP”转职能部门协调;仍难解决的,由暖企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会研究;需区级协调的,分批分类提请区委、区政府解决,实现“一诉求一闭环”的分级分类协调机制。2025年1-5月,暖企专员累计走访服务企业388家(次),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3个。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惠企政策宣贯。聚焦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政策解读会、专题培训等活动,广泛宣传惠企政策,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助力中小企业减本增效。
(二)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将“小升规培育”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纳入本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进一步拓展培育路径,助力中小企业提质发展。
(三)强化要素支持。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全面深化人才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感谢您对我区中小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沙巴体育试玩 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 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