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沙巴体育试玩 委组织部关于区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7001号建议答复的函
尊敬的孙红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为老服务的建议》(第7001号)收悉。我区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组织部会同区民政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3月27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健全组织体系,筑牢为老服务“桥头堡”
充分发挥党建在民生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为老服务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运用 “镇(街)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组织架构,发动各级各类党员全面下沉居住地,优化完善党组织覆盖体系,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全覆盖建成网格党支部1114个、网格党小组2980个,深化组织进网格、党员进网格、阵地进网格,将为老服务力量集中在“神经末梢”,做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服务在网格开展,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米”,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为建立常态化长效化为老服务机制提供坚实组织基础。
二、推动党员下沉,建立为老服务“先锋队”
一是建立健全“双报到”机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居住地报到,主动亮身份、展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共青团员、工会会员、巾帼志愿者、热心居民、广州街坊等多元力量加入为老服务志愿队伍,构建“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为老服务格局。二是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模式 “微改革”。以网格党支部为单位,精准收集老人需求,并以志愿服务项目的形式发布,发动党员、公职人员和群众志愿者积极报名认领,把贴心服务送到家门口,解决身边老人们的生活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居住地报到党员54000余名,党群服务队1360支,2024年来开展助老慰老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扎扎实实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激活为老服务“新活力”
坚持把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的关键,通过广泛动员、精准招募、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充实为老服务志愿者力量,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一是注重加强培训,联合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为老服务技能培训,邀请专业人士就老年护理、营养膳食、应急救援等知识进行授课,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花城街定期组织长者饭堂志愿者开展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等方面的培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二是吸纳专业人才,积极动员具有医疗、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背景的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新华街积极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将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社会工作者、党员、医务人员加入社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中,定期在社区举办心理咨询讲座、答疑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
四、整合社会力量,打造为老服务“协作体”
引入多方社会资源力量,推动物业企业、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深度融入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服务格局。推动社区与辖区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1+N”结对帮扶机制,并与区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志愿服务队等医疗志愿团队协同联动,定期在各社区开展集体义诊、应急救护、养生指导等健康公益活动。针对独居患病老人,组织医护志愿者与社区党员结对开展“上门巡诊+生活照料”组合服务,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需求无缝对接。广泛构建“社区居委—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红色物业联盟,组建“银龄守护者”服务队,为独居、高龄老人提供代买代购、家政清洁、设施维修等“家门口” 服务。
五、丰富服务内容,架起为老服务“连心桥”
一是聚焦“老有所养”,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推动为老服务内容精准化、专业化、多元化,重点加强就餐助餐、健康义诊、心理关怀等服务质量和水平。花城街以颐康中心为依托,打造“1+N”长者饭堂服务模式,“1”代表颐康中心的长者饭堂,“N”代表分布在各村(居)颐康服务站的长者就餐服务点,形成覆盖整个辖区的服务网络。目前花都区已开办长者饭堂43家,实现12个镇街全覆盖,为全区老年人提供贴心就餐保障。二是聚焦“老有所乐”,精心策划各类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新华街凤凰社区定期组织开展舞蹈、合唱、朗诵等文化活动,为老年人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爱老敬老的良好社区文化氛围。三是聚焦“老有所为”,充分挖掘辖区内党政、文化、卫健、教育等领域内离退休老年人资源,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秀全街发挥“秀全大妈”巾帼银龄共同体的独特优势,鼓励广大退休干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组建起一支以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年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队伍,服务范围覆盖秀全街13个村(社区)、5所高校及12个驻区部队近30万人。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为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级组织架构,推动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各类组织互联互动、共建共享,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为老服务资源优势。二是不断壮大服务力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招募方式,广泛动员更多有爱心、有能力的党员干部、群众加入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三是持续优化服务供给,聚焦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式。结合“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探索建立线上为老服务平台,实现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四是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引导多方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到社区为老服务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感谢您对我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和为老服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共沙巴体育试玩 委组织部
202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