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试玩 教育局关于区第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0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李素梅代表:
您提出的《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和引导》(第5002号)收悉。我区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025年4月17日进行了电话沟通,4月28日进行了座谈。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花都区教育局加大心理教师招聘力度,增加心理辅导室建设投入,协助花都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建设,开展心理知识科普宣传、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同时实行五育并举促心理健康,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专门的心理支持服务。2025年2月,我区建立了沙巴体育试玩 中小学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动16个政府部门和4家医疗机构,构建多方参与、协同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机制协同
我区制定《沙巴体育试玩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各部门的职责具体化,明确分工,同时强调协作。区教育局成立了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立了“区-镇-校”三级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体系;会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花都区胡忠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与区圣泉医院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联合团区委等部门建立“10号工作室·红心护苗”心理个案会商制度,各职能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建议。
(二)重视软硬件建设,“三个100%”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全区中小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分层分类抓好培训,每年8月底启动新教师胜任力培训,每月举办1次区级以上培训,同时通过心理名师工作室研修等方式分层指导。二是全区专任教师100%持有心理健康教育C证,班主任B证以上持证率达76.99%。三是各中小学校100%建有达标的心理辅导室,各学校心理辅导室设有办公接待区、个体咨询区、团体辅导区等功能区域,每周课外时间开放10小时以上,为青少年及家庭提供情绪疏导、压力调适、亲子关系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心理咨询服务。依托12355、12356、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咨询中心热线86812121为学生提供便捷、及时的心理援助。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工作专业化水平
一是区内26名骨干心理教师组成志愿服务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在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以及青年地带为民众提供电话咨询、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公益心理援助服务。我区重视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对骨干班主任、新班主任、心理教师、家庭教育骨干教师进行轮训。建立了34个省市区名班主任工作室,152个校级班主任工作坊,19个市区家庭名师工作室、8个区心理名师工作室,实现了区域与学校的合力联动。
(四)完善危机防范体系,做好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
一是开足开齐心理课程,每班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心育主题班会课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二是每年秋季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全员筛查,春季学期开展一次全员动态监测,落实心理晨检、三级例会制度,对纳入预警库学生落实“一人一案”跟踪辅导,指导家长及时做好转介。三是为重点关注学生建立关爱帮扶小组,必要时联合团区委等部门开展个案会商,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建议,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合作,开展青少年自伤心理团体干预项目,为上百个家庭提供心理访谈筛查服务,并开展连续12周免费的专业团体心理治疗,改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康复。
(五)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我区各中小学校每学期对家长开展1次以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每学期与每个家庭直接沟通联系不少于1次,同时通过校内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充分发挥区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品牌:家教新知·名师堂、家教新知·三人堂、家教新知·微课堂,共推出“名师堂”17 期、“三人堂”5期、“微课堂”30集、“能量堂”48节,“体验堂”23节。2025年开辟的“家掌荟”栏目荟聚家长育儿智慧,展现家长育儿知识、育儿思想,每周通过“花都区教研院家校共育研究室”公众推送。
(六)开展多彩活动,五育并举健身心
我区每年组织“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通过心理剧比赛、心理漫画创作比赛、专题讲座、心理游园活动、团康等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读书会、亲子活动、团体辅导等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着力发挥体育美育启智润心的独特功能,构建“教会、勤练、常赛、常演”人人普及机制,形成“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活力校园。跳绳、冰雪、啦啦操、校园定向、灰塑、珐琅、合唱、舞蹈等品牌项目在校园内活力绽放。花都跳绳队累计诞生42名世界冠军、打破18项世界纪录,中小学生代表广州参加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良率达86.11%,排名全省第一,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学校在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专职心理教师配备,2026年底前按照师生比1:1000 配足专职心理教师,落实专职心理教师专职专业专用。重点加强学校主要领导、分管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心理教师和其他科任教师、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工作分层分类培训,推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确保2026年底B证以上持证率100%。推进第三批心理教师工作室建设,推广中学全员导师制,有效发挥全体教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二是加强心理健康课教学教研。结合中小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学生面临的自我认知、生命认知、情绪压力应对、学业压力、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亲子矛盾应对等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共性问题与需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三是深化家庭教育夯实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家长转变育人观念和行为,用欣赏、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支持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共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努力。四是开展校家社心理联动计划。教育系统主动牵头,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关工委、民政局、妇联、团区委、公检法、医疗卫生等方面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协作关系;对家庭积极开启关心模式,每位教师与学生建立导师关系,建立沟通谈话制度,落实关爱帮扶包案制度,更好地畅通校家社联动渠道,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植沃土。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沙巴体育试玩 教育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