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055号提案答复的函
花汽管函〔2025〕20号
杨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花都区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领域行业协会的提案》(第1055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区民政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今年4月7日进行了见面座谈交流,经综合相关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行业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广州市社会团体登记工作指引》管理,政府机关部门不得作为社团的发起单位和单位会员,仅履行监管责任。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可由个人或单位发起,按行业性社会团体条件及程序,成立独立的花都区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领域行业协会。
花都区现有3个汽车相关行业协会:一是花都区汽车行业协会。由花都区政府引导、企业发起,发挥政企桥梁作用,推动企业创新、产业协作,并提供行业服务。核心会员有东风日产、马瑞利、佛吉亚等重点企业。近年来,该协会推动产业链新能源转型、智能网联协同发展、供应链本地化,协助会员企业成功申报产业扶持项目。二是广州市汽车行业协会。由广州市汽车及相关企业自愿组成,旨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政企桥梁,推动行业交流合作,重点配合政府推进“智车之城”战略,支持本土新能源车企发展、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建设、本地化配套,协助会员企业申报省、市汽车产业扶持资金等。三是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由广东省内汽车及相关科研机构组成的省级组织,核心会员有广汽集团、东风日产、比亚迪、小鹏汽车、华为、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协会在新能源方向转型、智能网联生态建设、产业链稳链强链上成果显著。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强化财政政策支持,夯实产业发展财力基础。国家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等政策,支持汽车电子与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地方政府通过精细服务、精准推送优惠,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花都区立足财政职能,统筹资金优化投向,优先保障重点支出,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为再塑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优化人才政策支持,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住房保障。通过调研形成《花都区汽车电子产业人才研究课题报告》,印发实施《关于加快集聚汽车电子产业人才的八条措施》;提供应届毕业生来花都入住人才公寓“最长15天免费住宿”保障,完善花都“住房补贴+人才房配售+人才公寓配租”体系,确保人才安心落户。二是实施人才评选,落实配套待遇。入选人才可享受“智汇花都十条”人才安家费、贡献奖励、子女入学支持、医疗教育等“一揽子”优惠待遇;行业协会引进的符合标准的人才享受同等待遇。目前已有4名汽车企业员工入选花都区首批高层次人才。三是优化落户服务,提升办理效率。多渠道公开入户政策及最新通知,领导带队深入企业宣讲,设置人工热线提供一对一指导,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压缩办理时限。2025年已办理计划指导类引进人才入户497人,其中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产业人才29人。四是推行新型学徒制,加强人才培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鼓励汽车电子相关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培养学徒(培训时长1~3年),培养完成后企业可获得每人每次最高8500元补贴,全面推进技能人才培养。
(三)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凝聚产业发展协同合力。一是强化顶层引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成立由花都区双常委担任组长的汽车电子产业人才开发工作专班,研判成立花都区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领域行业协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举办花都区中青年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打造一支了解、会说、能发展汽车电子的干部人才队伍。发挥区领导挂点、经济调度、暖企专员等机制作用,密切联系企业并协调解决难题。二是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建立“政校企”协同发展机制,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发产教融合课程及定向班,推动技能型人才向技术型转化。依托“大湾区绿氢产业发展研究院”及“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示范基地”,推动张跃院士在花都设立科研工作室,建立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及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三是搭建多元平台,强化人才引育支撑。组织企业参与省、市大型综合招聘、开展2025年“才聚花都一路生花”春季校园招聘,创新“云端预对接+线下深互动”招聘模式引进紧缺人才;举办2025大湾区产业人才大会圆桌论坛、高校座谈研讨会,为花都汽车电子产业人才开发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成立花都区汽车电子产业人才联盟,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四是整合资源要素,促进企业协同发展。对接上级部门跟踪创新产品上车应用,推动供应商与整车企业对接;2024年编制了《关于推动花都区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本地化的若干措施》、梳理了《花都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企业基本情况表》,助力零部件企业本地化配套;规划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园,已引进23个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产业聚集与企业协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企协同,优化人才保障。畅通政企沟通与产业供需对接渠道,及时解决企业难题,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助力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领域发展。持续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推进高层次人才评选,提供优惠待遇与入户便利,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助力花都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领域招才引智。
(二)推动产业协同,加快政策落地。利用国家级经开区及行业协会资源,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研发生产成本;建立供应链对接平台,为本地企业拓展客户;建立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加快制定《花都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重点围绕链强链补链搭建供需平台,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感谢您对我区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领域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
2025年8月25日
(联系人:唐德政,联系电话:3686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