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试玩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024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
花城管建提函〔2025〕73号
汤剑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花都湖公园便民措施的政协提案》(第2024号)的提案收悉。我区高度重视,由徐容雅副区长挂案督办,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积极组织区财政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8日、6月12日进行了电话沟通与座谈交流。根据您提出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024号《关于优化花都湖公园便民措施的政协提案》由徐容雅副区长挂案督办。我局严格按照《沙巴体育试玩(中国)官方网站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细则》要求,制定《沙巴体育试玩 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024号提案办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办理方案》),并成立了第2024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徐容雅副区长任组长,刘进城局长任
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办公室主任由刘进城局长兼任,并严格要求各会办单位积极贯彻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具体工作措施,积极主动落实提案工作建议内容。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设施优化,营造优质休闲环境。高度重视游客游玩体验,通过科学规划与功能创新,构建合理完备的便民服务设施体系。一是满足多元休憩需求。公园建成时,即在中心园区人流密集区域和主园道沿线合理布局座椅604张,2024年以来,持续推进设施维护升级,累计完成座椅更新维修180余次。为解决园区部分地段休憩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与资金支持,借助省级资金新建康体路观鸟平台、环湖北路自然教育角、观湖桥边观鱼平台等景点设施,并结合飞花广场升级改造,累计新增60余处休息座椅。为持续完善园区休憩配套体系,目前已制定详细计划,将于9月完成15张新增座椅的设置,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休憩环境;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设施多用”改造,将30余处树池、花槽、斜坡通道等结构拓宽为可坐式景观设施,打造出自然体验、亲子互动、休闲休憩多元融合的“临湖观景座”“林荫休憩圈”等特色休憩区,以小投入实现了服务功能的大提升。二是保障园区整洁卫生。根据相关规范,参考城市道路的垃圾桶设置密度和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合理设置公园垃圾桶。目前,园内共设有垃圾桶不少于480组,实现公园入口、主干道和广场等客流密集区域每隔80米设置1组分类垃圾桶;休闲步道等人流量相对较少区域每200米设置1组;节假日高峰时段动态调整至50米间距。为更好地解决公园卫生问题,公园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垃圾存放量,一旦发现垃圾桶即将满溢,立即安排转运,确保垃圾不堆积、不外溢,始终保持园区的干净整洁。此外,2023年11月,区公园管理中心与国有企业广州花都城市公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城投汇鑫)签订《框架协议》,开展花都湖湿地公园的商业化合作运营。目前,区城投驻园运营公司在公园小卖部、餐车、水上研学码头、AI研学驿站等人流集中的区域增加了10组垃圾桶,确保“视线可及、步行可达”,后续还会根据人流量及项目开展情况动态增加垃圾桶数量和摆放密度,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二)防护强化,筑牢安全保障防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和提升技防能力,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一是畅通安全通行之路。公园聚焦道路通行安全与效率提升,多维度发力构建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在道路隐患整治方面,针对道路转弯位和上下坡处存在的急弯陡坡、视线盲区等安全隐患,精准设置120余处减速带、施划转弯警示线,安装13处转弯提醒凸面镜,扩大视野助行人预判避险。2024年至今,开展凸面镜专项维护近30次,修剪干扰视线树枝22次,清理遮挡物,全力保障运动空间安全。在停车场升级改造上,对公园西门主停车场实施升级,打造兼具湿地特色与光充一体化功能的新型停车场。通过设置车辆出入分离、人车分流系统,加设行车指引线,实现运动与车行区域安全隔离,提升通行效率;同步优化车牌智能识别系统,确保各类车牌精准识别。同时,在飞花广场增设港湾式停车泊位,满足游客临时接送需求。二是构筑生命安全之堤。公园高度重视水域周边安全防护工作,全面排查修缮水域周边防护栏,重点对湖上栈道、水上研学码头、桃花湾观景平台、观鱼平台、国花雕塑园和康体路观鸟平台等多处亲水区域增高加固,完成4000多米栏杆维修改造,并在关键位置设置140个警示标识。对“爱情湖岸”约50米岸线进行绿化景观改造,种植簕杜鹃形成生态护栏,提升安全保障与环境美观度。三是编织科技赋能人防之网。公园持续加大智能化投入,升级花都湖视频监控及智能化系统。建成1处监控室,配备571个摄像头(其中210个为水岸监测摄像头),实现公园各区域尤其是水域周边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配套1套广播系统及171个音箱,可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发布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同时,注重人防力量建设,水域周边每100米设置防溺水警示标牌,并配备130余套救生设施,安排专人定期巡查。此外,公园积极组织安全培训,提升应急处置技能。2024年至今,共开展水域安全演练18次(其中10次是水上运营项目专项演练),通过技防与人防的协同配合,有效提升了公园整体应急处置能力,为游客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三)导览焕新,打造便捷游览指引。花都湖湿地公园自建园以来便构建起全园基础导览系统,具备基础导向功能。此后,公园持续完善导览设施,如今已形成覆盖全园、功能完备的导览标识体系。为进一步优化标识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游览指引,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围绕基础导览优化、传统导览创新、多元导览融合等核心维度,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一是优化既有导览,提升标识指引效能。一方面,抓住关键节点集中提升建设,分别于2016年创建4A景区和2021年创建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时,对全园导览系统开展全面且深入的提升工作,累计投入资金约40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大规模扩充导览标识数量,完善导览设施。另一方面,注重重要节点的同步优化,近年来每逢重要节点建设,都会同步对导览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例如今年公园西门主停车场升级改造时,在主要出入口重新设置公园地标、全景导游图和简介牌,方便游客快速了解公园概况。目前,公园导览系统各类标识牌已近1000块,其中全景和分区导览牌共有46块,基本满足了游客在公园内的基础导览需求。二是创新爱情跑道导览,激活传统游览活力。针对花都湖核心环湖区域游客密集的特点,结合区内婚姻登记处设在花都湖的优势,打造“花都湖5200爱情跑道”。在爱情跑道选取10个寓意特殊节点绘制爱情主题彩绘与诗词,并布置6组带网红文案的立体标识牌,这些标识牌不仅具有方向引导功能,还成为了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核心区域“一图导览”,让“老跑道”焕发出“新活力”。三是整合项目资源,构建多元导览新格局。随着区政协组织区内热心企业捐建的花语书屋建成开放,以及区城投公司“公园+游学+文化+科普+游乐”一体化运营项目和省重要湿地、省自然教育基地相关配套项目逐步推进,公园的功能与景点持续丰富拓展,原有的导览系统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在内容涵盖、形式呈现等方面已无法充分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亟待更新升级。今年,公园主动争取资金支持,成功获得市级资金60万元,这笔资金将用于现有导览系统的再提升与再融合,设计出更具科普性与人性化的系列标识;同时,还争取到省级资金150万元用于自然教育宣传推广、文创产品成品设计及制作、花都湖历史陈列科普馆建设,进一步丰富导览的内容与形式。目前,省级150万元资金已拨付到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第一时间组织专业团队全面、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持续坚持“生态之城·文化之湖”理念,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百年生态故事,通过打造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传承。
(一)谋划商业运营新业态发展,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目前,花都湖湿地公园整体运营由区城投公司负责,其正在制定完善以“自然游学”为主线的运营方案,部分项目已落地。下一步,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督促区城投公司加快深化园区商业化运营产品设计,开展项目运营,逐步完善自然游学、绿色交通、健康餐饮、户外运动、自然游乐、特色婚俗产业和岭南花卉产业的文旅综合服务体系,并同步完善项目周边便民设施配套,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二)借力多方平台,推进智慧湿地管理。依托省重要湿地和省自然教育基地平台优势,继续积极争取省、市资金项目的支持,结合湿地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项目建设,以点带面,逐步丰富完善园内景点建设的同时打造更多的游客休憩空间,同步借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契机,推动花都湖湿地公园管理体系向科技化、智能化转型,实现管理服务精细化、便民化双提升。
(三)争取上级资金,推动城市湿地高质量发展。做好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提升花都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景观品质。积极申报2025年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计划通过河湖滨带水生态修复工程,对公园水岸线实施科学规划与升级改造,全方位优化景观风貌、拓展运营服务空间、完善便民设施布局,进一步擦亮城市湿地品牌,彰显生态价值,打造城市湿地标杆。
感谢您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沙巴体育试玩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8月14 日
(联系人:温灵玲,联系电话:3680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