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试玩 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018号提案答复的函
花农函〔2025〕41号
黄智威委员:
您参加花都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出《关于促进我区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贸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018号)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区政协“十五五”重点调研课题。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协同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商务局、区供销社、花东镇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7月23日,区政协卢日新副主席带队到省级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润康药业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讨论交流会议凝聚共识,持续推进对该建议的办理和落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收到提案办理分工后,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把相关工作纳入今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清单,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门业务科室统筹办理工作,严格按照《沙巴体育试玩(中国)官方网站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细则》的相关工作要求进行办理。日常走访企业过程中,主动对接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贸服务产业发展相关事项,收集会办单位意见。7月23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为编制区“十五五”规划集思广益,推动花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做好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培育工作
着力发展生产打好加工基础。聚焦绿色果蔬、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盆景、绿植、渔业、果蔬、畜禽”5个10亿级产业集群,布局“1+4”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202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07.7亿元,增速4.2%,列全市主要涉农区第二。一是向设施栽培要果蔬。推广水肥一体化智控蓝莓基地近7000亩,推进5G智控无土栽培蓝莓园基地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建成基地田头预冷库17个;成功打造自动蔬菜工厂、恒安高新科技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高新科技种植园区。二是向规模养殖要水产。全区推广“鱼虾套(轮)养”4500亩,罗氏沼虾每亩增产200斤;推进华轩岸基养殖池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智能化、集约化升级。三是向科学养殖要畜禽。2024年畜禽出栏大幅增长,其中生猪出栏29.72万头,同比增长133.8%,家禽出栏804.60万羽,同比增长24.5%,新增2家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四是“菜篮子”供给稳定。全区现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加工)基地39家,市级农产品稳产保供企业34家。“花都鱼苗”占白云机场鱼苗货运量的40%,其成品——彩虹鲷制成的酸菜鱼片成功入选北京冬奥会菜单。先后取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效果突出县、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为花都农业加工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着力培育提质构建龙头梯队。全产业链上发掘、培育、壮大有实力、善经营、能带动、愿担当的农业龙头企业队伍。领航公司于2025年5月成功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全区“国龙”零的突破。以玉湖冷链(广州)为主体申报创建,作为全省唯二、广州唯一入选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建设名单;推动禄仕食品申报“2025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争取纳入国优主体培育计划。当前,全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5家,较“十三五”末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生产型龙头企业41家、加工型企业25家、流通服务型企业28家,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配送、电商等产业链队伍体系进一步完善。
着力争取资金助力企业建设。紧紧围绕省、市、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将项目和资金争取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精准谋划项目、强化资源整合、动态管理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等有力举措,高效利用农业农村专项资金,驱动花都区农业产业迭代升级。一是争取产业园资金。渔业产业园财政补助5000万元,已建立多层次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体系、优质渔业品牌建设体系等环节,逐步形成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渔业产业格局。“互联网+农业”产业园撬动社会资本约42亿元,财政补助5000万元,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花都样板”,近日成功入选广州“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案例展播。“互联网+农业”产业园玉湖冷链物流智慧园区建设项目、锦华食品互联网电商运营+智慧车间项目、润康滋养食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均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二是争取其它资金。发动企业积极申报农业龙头企业,争取国家级50万元、省级30万元的市级政策奖金;申报广州市农业贷款贴息资金和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2023年为广州花都越秀农牧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争取436.65万元固投补助。
(二)推进农产品品牌体系化建设
打造本土农产品品牌。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一对一”指导申报材料,梳理完善产品特色、质量标准、生产规范等内容,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和申报要求。全区现有地理标志产品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总数全市并列第一;绿色食品23个。建立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储备库,2025年炭步槟榔香芋成功通过认定,实现花都区地理标志产品零的突破;指导赤坭镇门口坑粉葛申报地理标志商标;花芝蓝蓝莓获绿色食品认证。
建设地区特色品牌。与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锦华食品集团合作,利用花都区优质农产品资源,联合打造“花都手信 花漾花都”品牌,目前已开发花漾花都芋头酥、锦华西饼什锦礼盒、锦华原味蛋卷礼盒、花芝蓝蓝莓等多种特色产品。
(三)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带动区域产品流通。一是依托“互联网+农业”省级产业园创建,全面建设以农村电商为重点的“五云”体系(“云智管”“云农商”“云商才”“云农旅”“云优品”),通过农村电商供应链、销售链、人才链建设,深度构建“互联网+农业”生态,加快推动农业向电商和数字化转型发展。通过举办数字农业直播节、互联网+农业(短视频)大赛,定期邀请网络直播达人开展助农带货、电商销售推广技巧培训等,不断扩大产业园影响力,年培训电商人才3000多人,全区现有涉农电商企业100余家。二是打造农产品流通标杆。广州市益农通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全国首家本土乡村振兴结合消费帮扶的乡村振兴馆,现已对接贵州安顺关岭、普定,福建龙岩漳平,清远连山连南以及新疆喀什等地区供应商,通过集采集配、网络点单配送等运营发展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今年1-5月农副产品销售额176.69万元,帮扶产品销售额99.49万元。充分利用供销社系统销售网络,对接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本地荔枝、红薯等当季农产品销售。成立花都区农产品产业协会,促进农产品销售加工双向发展。
推动冷链行业发展。花都区将健全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作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关键举措来抓,其中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项目2024年正式开业,是广东省首个全温区冷链仓储交易园,拥有冷库5栋(库容量共12.4万吨)。充分发挥国际空铁枢纽优势,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不断加强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落地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超50家农业企业具备冷藏保鲜设施,全区在建及已建冷库总容积200余万立方米,总容量位居全市前列。加强冷库监管,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并动态更新冷库监管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促进冷库资源与食用农产品企业的有效对接。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强化农贸市场、超市、生鲜门店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引导市场开办者、销售者规范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等质量合格凭证,压实其入场查验、进货查验责任;对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以及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的问题线索,坚决依法立案查处,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提高快速检测能力。通过组织集中授课、现场实操演练、线上答疑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的自检意识和快检操作能力,力求第一时间发现并拦截问题食用农产品。目前,全区34家农贸市场、11家大中型超市、12个临时摆卖点均做到快速检测全覆盖并及时公示检测结果,2025年上半年累计快检49020批次,有效发挥了风险筛查作用。
(四)健全各项要素保障体系
强化证前帮扶指导力度。对于有意向开设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及小作坊,结合监管职能给予指导,明确食品分类、审核工艺流程、指导生产区域布局等;向市审批认证中心申请技术支持,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
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为。积极指导企业等个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加大监管力度,鼓励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通过召开行业整治会议、标准宣贯会议等形式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展培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助力企业发展。
着力展销帮助品牌推广。组织广州禄仕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润康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科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参加第十四届省农博会、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三会合一)等展销会、博览会。组织相关企业参加“消费帮扶工惠行·助力百千万工程”端午节专场活动、龙岩市疗休养资源推介暨“消费帮扶工惠行”活动等展销活动,助力提升优质农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注重农头工尾,合理布局推进。我区蔬菜、水产等农产品总体上销售情况稳定,但也存在局部性、时节性销售不畅的问题,我区将整合相关部门职能,深入分析预制菜和农产品加工需求,规划产业布局,明确发展方向。构建流通体系,搭建数字化产销平台,实现加工企业与农户定向订单合作,建设区域性集散中心,衔接大湾区销售网络。
(二)发挥区位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完善交通、物流等服务条件,适当给予税收等政策扶持,引入有实力、善经营、能带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总部,形成产业集群。与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监督检测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为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持续发展。
(三)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产加联动。针对我区大力发展的蓝莓、罗非鱼等产业以及具备一定加工价值的香水莲花、香草兰等特色产品,有的放矢扶持发展,加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广良种良法,制定产地分级标准,以蓝莓、芋头、鳗鱼等核心单品先行试点,形成“标准种植-冷链加工-品牌销售”全链样板,十五五期间覆盖主要特色品类。制定保障政策,设立产业链发展基金,对标准化生产、设备升级给予补贴。
(四)加强企业培育,发掘本土潜力。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积极开展“烹饪专业”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围绕本地特色食材开展菜式创新和研发。强化预制菜后备人才储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多措并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积极落实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认定管理相关政策,注重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具有实力的集种养、收储、加工、销售一体的加工产业集团。
感谢您对花都区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贸服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沙巴体育试玩 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28日
(联系人:何昕洋,联系电话:8697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