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试玩 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052号提案答复的函
花农函〔2025〕42号
王淼委员:
您参加花都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线上推广销售 擦亮花都农文旅品牌的建议》(第1052号)已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协同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邮政局认真研究办理。结合我区实际,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花都区不断夯实全区电商产业发展基础,统筹推进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行动和品牌强农工程,做强“盆景、花卉、渔业、果蔬、畜禽”5个1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累计获“国字号”农产品36个、“省字号”农产品36个,打造绿沃川、七溪地等一批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愿景进一步推进。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多措并举发展农村电商
一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2021年建成花都区农村电商产业园,设置16间公益性直播间,由政府投入配置完善的直播设施设备,企业带上产品就可开展直播带货。充分发挥产业园孵化功能,五年来先后发展涉农电商企业超100家,培育电商示范企业10多家,产品由原来的单一盆景拓展到花都蓝莓、锦华饼干、禄仕鱼丸、绿沃川草莓等300多个“花都土特产”。爱琴湾公司的发财树单品线上日销量长期全国第一,日均发货量近万单;溪林园艺、怡华园艺、水天农艺等多家企业日均销售超过5000单。完善电商服务体系。二是拓展电商营销平台。与京东合作打造以花都区优质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穗农优品区域特色馆”,不断挖掘更多本地优质农产品入驻,推动产品优质化、包装标准化、销售电商化。目前已有宝桑园、七溪地、恒泰、水天农艺等22家龙头企业超350多种农产品上线销售,助力花都蓝莓、瑞岭盆景等远销全国各地。三是推动企业自主开设电商经营。全区集聚京东旭春、京东弘健、盒马鲜生、思埠集团等一批优秀电商企业,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广州水天农艺科技有限公司在淘宝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并开设直播销售,进一步提高销量。广州绿植头部直播企业“美好生活”在花卉之都打造1800平方米的直播中心,拥有多个直播间,主推百余种小型绿植,品种随季节快速更新,日销售量约1万单;货架电商销售头部“蔚莱园艺”在拼多多、淘宝天猫等多平台开店,依托自有基地并就近向炭步、花山、花东等地补货,月均销售额600–700万元,日均销售量约1.5万单,大促旺季最高可冲至4万单。四是营造浓厚电商氛围。通过办节、办展、办会,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连续四年举办数字农业直播节、“云上花市”等活动,其中第三届直播节系列活动吸引培正、广工商等高等院校学生和相关农业企业参加,培育企业员工、学生等专业人才400多人,孵化短视频(直播)专业团队36个;2025年初迎春花市线上线下销量达1.2亿元。
(二)立足本地资源建设品牌
花都区立足区域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培育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目前,共获农产品品牌72个,具体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炭步槟榔香芋)、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花都蓝莓、花都西洋菜、花都无花果、花都彩虹鲷、花都加州鲈鱼、花都草鱼、花都黄颡鱼、花都生猪、花都甜竹笋、花都罗氏沼虾、花都罗非鱼和花都桃子)、绿色食品23个、“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34个。一是精心谋划、注重培育。聚焦花卉、渔业、水果等主导特色产业,建立名优农产品品牌培育库,以打造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为发展方向,按照“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的工作思路,梯次培育“国字号”“省字号”品牌。二是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引入先进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中植公司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选育的花芝蓝1号、花芝蓝2号、花芝蓝3号去年成功通过认定,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加强品牌标准建设,制定实施罗非鱼、蓝莓、西洋菜等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5个。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开发全国首个AI技术与传统盆景技艺融合的系统“AI微景智成”,实现用诗句生成盆景、依托盆景图片生成3D模型和文案等,助力传统盆景产业创新发展。
(三)结合实际创新传播方式
一是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打响花都农文旅品牌。联合机场、携程、同程及航司等,分别在塱头村春阳合、中旅·阿那亚九龙湖度假区举办线上直播活动,推介花都文旅产品,累计观看人数超240万人次。依托“广州潮北 花样花都”小程序、“花都文旅”公众号等平台发送旅游宣传短信,持续宣传花都农文旅资源,提升花都农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拍摄制作了“绳舞新春”“花都开了花样等你”“六朵金花”精品线路等文旅宣传短视频,结合“跟着中甲游花都”等赛事活动,设计一批具有花都文旅特色的创意美图,采编一批旅游攻略,线上线下多渠道投放宣传。二是抓好主流媒体宣传工作。CCTV-1《正大综艺》节目走进沙巴体育试玩 区梯面镇、赤坭镇,赏花海,观盆景,带全国观众品岭南特色美学,尽享“花样”浪漫;CCTV-4《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广东助农直播活动线上推介花都旅游资源、特色非遗、农产手信等。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等媒体平台对花都农业品牌宣传报道超30次,花都蓝莓获选代表广州参加2023年CCTV-17频道助农日广东站“粤荐好味”活动,《广州绿沃川·科技兴农》成功入选2023年“广州品牌”故事短视频优秀作品。三是做好展销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影响力较大的农业会展和产销对接活动,搭建产销平台,提高品牌知名度。2024年,共组织参加大型博览会3次,利用各级领导调研花都展示24次,推介产品270余个,花都名优特色农产品得到一致好评,瑞岭盆景在市政府接待厅展示一年。2025年组织广州禄仕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润康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科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第十四届省农博会、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三会合一)等展销会、博览会。
(四)健全各项要素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各项保障工作。“互联网+农业”产业园撬动社会资本约42亿元,财政补助5000万元,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和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花都样板”。在乡镇、村打造公共配送服务站点和综合服务站,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客货邮合作、邮快合作,确保快递能够顺畅进入农村地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督导物流企业加强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开展“家乡包裹”项目和服务,与区内绿沃川、福源有机渔农产品等涉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助力企业压降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二是推动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前超额完成乡村绿化美化年度任务。第一、二批典型村培育初见成效,57个村入选第三批创建名单。推动“花漾年华”“乡约古韵”“水墨丹青”等示范带提质增效,“花漾年华”示范带获评“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获得全省“六强”荣誉,塱头亮相“建筑界的奥林匹克”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蓝田紫林成为全市审批最快点状供地项目。竹洞村等4条村获评“全国文明村”,竹洞村村委获评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
(五)继续优化人才培训机制
一是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校、政、企三方协作,推行“订单式”教育合作模式,促进院校教学资源下沉园区、优秀人才输送到企业,系统构建农村电商人才生态链。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园内助农大使工作室和直播间与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多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学生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2025年4月7日至11日,花都区电子商务商会组织连续5期电商实操系列培训活动,吸引超200人次参与。二是加强农村电商运营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实地调研等手段,精准掌握企业与农户在电商发展中的实际需求,组织电商协会专家、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及电商运营高级讲师等专业力量,开展针对性强的涉农电商培训,有效提升学员理论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强电商产品,做优电商人才,做浓电商氛围
聚焦培育适合电商销售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紧扣“土特产”要求,全链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模式扩大优质电商产品供给。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机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精准培养农村电商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并积极发挥电商产业园等平台作用,推动电商知识普及下沉,持续举办直播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电商氛围,助力农民触网用网。
(二)强化品牌意识,深挖品牌资源,创新品牌宣传
通过培训宣传增强农业从业者品牌意识,引导结合地域文化与市场精准定位,打造特色品牌;深入挖掘花都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加强品牌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强化以商标为核心的宣传推广,依托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渠道;推动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优化资金投入,打造绿色果蔬、花卉、生态畜禽及现代渔业等重点产业链,促进特色产业融合升级,实现品牌效益提升和产业良性发展。
(三)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示范亮点,培育休闲农业
接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督导检查,抓好问题整改。深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完成年度种植任务,评比“绿美庭院”“绿美阳台”示范户,挖掘“四小园”建设亮点。选取乡村资源特色鲜明的蓝田村、茶塘村等,打造新的一批示范亮点村。依托和挖掘特色产业等资源,加快打造形成独具特色、具有高附加值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推动蓝田紫林、马岭观花植物园等重点项目、重要品牌建设。
感谢您对花都区线上销售、农文旅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沙巴体育试玩 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28日
(联系人:何昕洋,联系电话:8697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