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试玩 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010号提案答复的函
花教办函〔2025〕76号
贺立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花都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提案》(第3010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025年4月17日进行了电话沟通,4月28日进行了座谈。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7部委《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结合我区实际出台并实施《沙巴体育试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目前全方位工作网络、立体化活动平台、规范化咨询干预机制、专业化师资队伍、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已逐步完善。
二、工作措施
(一)高位统筹,强化联动协作。2025年2月,我区建立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政府牵头,联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卫健局等16个政府部门,构建多方参与、协同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区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立了“区-镇-校”三级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花都区胡忠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与区圣泉医院建立快速响应机制。2024学年为145名困境学生提供免费就医绿色通道。
(二)重视软硬件建设,“三个100%”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各中小学校严格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专业要求与工作职责指引(2024年修订)》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每年由专业考评组对其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及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持续性。二是分层分类抓好培训,每年8月底启动新教师胜任力培训,每月举办1次区级以上培训,同时通过心理名师工作室研修等方式全面提高专业素养。全区专任教师100%持有心理健康教育C证,班主任B证以上持证率达80.27%,心理教师专业培训每年不少于40学时,其他老师不少于10学时。三是各中小学校100%建有达标的心理辅导室,各学校心理辅导室设有办公接待区、个体咨询区、团体辅导区等功能区域,每周课外时间开放10小时以上,为青少年及家庭提供情绪疏导、压力调适、亲子关系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心理咨询服务。四是依托12355、12356、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咨询中心热线86812121建立本土化的心理资源热线,为学生提供便捷、及时的心理援助。
(三)“医教协同”完善心理危机防范体系建设。一是开足开齐心理课程,每班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心育主题班会课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二是每年秋季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全员筛查,春季学期开展一次全员动态监测,落实心理晨检、三级例会制度,对纳入预警库学生落实“一人一案”跟踪辅导,指导家长及时做好转介。三是为重点关注学生建立关爱帮扶小组,联合团区委等部门开展个案会商,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建议。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合作,开展青少年自伤心理团体干预项目,为上百个家庭提供心理访谈筛查服务,开展连续12周免费的专业团体心理治疗;与圣泉医院合作,2025年上半年共开展30场专题讲座进校园活动。
(四)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育儿水平。我区各中小学校每学期对家长开展1次以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每学期与每个家庭直接沟通联系不少于1次,同时通过校内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充分发挥区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品牌:家教新知·名师堂、家教新知·三人堂、家教新知·微课堂,共推出“名师堂”17 期、“三人堂”5期、“微课堂”30集、“能量堂”48节,“体验堂”23节。2025年开辟的“家掌荟”栏目荟聚家长育儿智慧,展现家长育儿知识、育儿思想,每周通过“花都区教研院家校共育研究室”公众推送。
(五)打造“花漾心育”特色品牌,开展“心育+”特色活动。一是建设“花漾团队”,我区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内率先启动区级心理名师工作室建设,目前已建有两批共15个心理名师工作室,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二是开发“花漾课堂”课程资源,我区开发了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筑梦护航”毕业班心理支持、花漾心绘等课程资源近百份,满足不同年段学生的需求。三是支持“花漾校本”创特色,我区每年组织“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通过心理剧比赛、心理漫画创作比赛、专题讲座、心理游园活动、团康等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读书会、亲子活动、团体辅导等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着力发挥体育美育启智润心的独特功能,构建“教会、勤练、常赛、常演”人人普及机制,形成“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活力校园,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校家社医四级联动协同机制,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闭环管理。教育系统主动牵头,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关工委、民政局、妇联、团区委、公检法、医疗卫生等方面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协作关系;对家庭积极开启关心模式,每位教师与学生建立导师关系,建立沟通谈话制度,落实关爱帮扶包案制度,更好地畅通校家社联动渠道,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植沃土。
(二)探索人工智能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把区域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资源有机融合,提高我区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在科技赋能下加强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学校在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专职心理教师配备,2026年底前按照师生比1:1000 配足专职心理教师。加强教职工分层分类培训,重点推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确保2026年底B证以上持证率100%。推进第三批心理教师工作室建设,推广中学全员导师制,有效发挥全体教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
(四)加强心理健康课教学教研。结合中小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学生面临的自我认知、生命认知、情绪压力应对、学业压力、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亲子矛盾应对等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共性问题与需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沙巴体育试玩 教育局
2025年8月22日
(联系人:何婉文;联系电话3689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