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试玩 教育局关于政协第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022号提案答复的函
花教办函〔2025〕73号
陈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小学接送区建设风雨棚的提案》(第3022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8日进行了电话沟通,在5月20日进行了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419个校(园)区中,已设置校外“家长接送等候区”的校(园)区共393个,占比93.7%;未设置的校(园)区共26个,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周边空间有限或存在规划限制。在已设置等候区的校(园)区中,配备风雨棚的共85个,占比21.6%;未配备挡雨棚的共308个,主要受资金和场地条件制约。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规划设计。区教育局认真执行《广州市中小学校校园功能微改造设计指引》《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设计全要素指引》等文件精神,加强校园风雨棚道设计指引,要求坚持以校园文化特色为底色,以“一校一棚一景”为设计理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各校情况进行精细化设计和建设。如我区秀全街红棉小学,从“狼狈躲闪”到“暖心同行”,共筑家校共育“连心棚”,连心棚的设计采用与教学楼一致的风格,颜色以红色为主,内部设置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使师生在行走与观览中获得迂回多元的空间体验与阅读视角。
(二)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将“家长接送等候区”建设纳入校园安全提升工程,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一校一策”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工作。
(三)强化管理,优化秩序。一是各学校均建立“护学岗”制度,联合公安机关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制度,增强控制力、震慑力,安排教师、保安维持秩序;二是指导督促各学校实施错峰放学,缓解接送时段拥堵;三是开展文明接送宣传,引导家长有序等候,明确等候区使用规则,安排专人负责秩序维护,确保安全有序。
三、存在问题
当前,在校门外设置风雨棚依然存在一定困难,可能占用校园红线外用地,涉及规划、交通、绿化、管养等多个部门事权;此外,部分学校校门周边地块受到现状市政设施、街巷道路通行等条件限制,风雨棚设置条件还不成熟,学校一般只能采取搭建可伸缩帐篷或可移动帐篷等措施暂时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完善“家长接送等候区”建设,为学生和家长创造更加安全、便利的接送环境,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深入排查,掌握情况。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排查全区学校校外“家长接送等候区”建设情况,重点摸清未设置等候区的26个校(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校一策”建设方案。
(二)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在已设置等候区但未配备挡雨棚的308个校(园)区中,鼓励空间条件允许的学校加装挡雨棚、休闲座椅等设施,提升等候区舒适度;未设置等候区的26个校(园)区,将结合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划定等候区,逐步完善配套设施。
(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推动“家长接送等候区”建设纳入我区教育民生实事项目,确保资金保障到位。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企业捐赠、共建共享等方式,解决部分学校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加强教育、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沟通,联合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组织,确保等候区秩序井然。组织家长志愿者、广州街坊等志愿团体参与等候区秩序维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五)宣传引导,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倡导家长遵守等候区规则,文明接送学生。利用媒体宣传“家长接送等候区”建设成效,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支持度。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沙巴体育试玩 教育局
2025年8月20日
(联系人:赖新权,联系电话:36898892)